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2024年營商優化實施60項重點任務 打造24小時政務自助服務專區 京津冀將增超百項“區域通辦”

日期:2024-05-08 09:49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近日,市政府印發《澳门威尼斯人平台官网》。市發展改革委近日介紹,2024年本市將以更大力度推進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擦亮“北京服務”品牌,年底前將實施完成7個方面、60項重點任務。其中明確,京津冀將新增超百項“區域通辦”事項。

  5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資金支援創新

  北京構建支援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服務體系,累計培育超8000家“專精特新”企業;一份産業地圖,為企業在京發展提供清晰的産業指引;昌平和經開區設立的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服務站,“一站式”助推創新藥快速上市……

  營商環境優化關鍵在“服務”二字。2024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更聚焦促進新質生産力發展,細化支援舉措、完善服務體系,全方位提升科技創新服務水準。

  對於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關心的融資難題,2024年北京將加大金融對科技創新支援力度,鼓勵銀行機構為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開闢信貸綠色通道,力爭安排5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資金,支援科技創新、製造業企業發展。從産業角度上看,創新藥械、人工智慧等重點行業領域也將迎來細化定制的全産業鏈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

  過去幾年,本市陸續推出了並聯審批、聯合審圖、聯合驗收、區域評估、“帶標準上市”“交房即交證”等營商改革舉措,為加快項目落地提供有力制度保障。2024年將進一步優化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分類推行免備案、打捆審批等措施,探索推進項目環評與排污許可“兩證審批合一”。

  “近年來,北京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説,2024年本市將聚焦創新協同、産業協作,圍繞商事制度、監管執法、政務服務等重點領域,全面推進京津冀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三地將新增8個以上區(市)營業執照異地“辦理、發放、領取”,推出第二批京津冀企業資質資格互認清單,實現20個以上事項互認,新增100項以上“區域通辦”政務服務事項。

  證件照將“一拍共用、一照通用”

  政務服務是否便利快捷、企業和市民辦事能否少跑腿,一直是每年優化營商的重點。

  數據顯示,本市圍繞“準入即準營”在40個行業全面推廣“一業一證”,平均壓減材料50.6%、壓減時限71.5%;累計推出62個“一件事”整合服務,特別是去年為加快恢復和擴大消費,率先推出大型演出、體育賽事、展銷活動“一件事”,改革後申請材料平均壓減40%,辦理時限平均壓減81%。

  “今年,本市將推動數字政務提質增效,重點加強政務服務平臺與各類辦事服務系統整合聯通,企業群眾辦事能夠一次登錄、全網通行。”相關負責人説,本市將推行智慧審批服務模式,完善政務服務平臺智慧預填、智慧預審、智慧審批功能,減輕企業群眾填報負擔、提高審批效率。尤其是試點證件照“一拍共用、一照通用”,解決群眾證件照片多次、多頭采集問題。

  同時,2024年也將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加強“一件事”與“一業一證”改革融合,推出企業資訊變更、開辦運輸企業、信用修復等第三批整合辦事場景,並持續拓展服務事項及範圍,優化辦事流程;提供更加多元便利的辦事渠道,推動市、區兩級政務服務大廳打造24小時自助服務專區,實現就近辦、自助辦;“京通”小程式2024年將新增200個以上政務服務辦理事項;持續拓展“城市碼”在政務服務、交通等方面應用,大力推行就醫服務“一次就診一次付費”“移動線上付費”。

  核心區旅遊景區將設限時落客區

  不斷向好的營商環境,正是吸引人才、成就企業的“軟實力”。為此,本市優化營商環境提出“打造開放包容的人文環境”的目標。

  “今年將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讓各類人才在北京能各得其所、各展所長。”相關負責人解釋,對於科技領軍人才,將綜合運用市場引才、聯合引才等方式,“一人一策”引進重點領域頂尖人才,建設卓越工程師培養聯合體,統籌推動積體電路、人工智慧、氫能等産教融合基地建設;鼓勵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在重大科研管理、重大技術攻關項目負責人和技術總師等崗位佔比不低於60%;對於國際人才,將發佈北京市境外職業資格認可目錄4.0版,建設外籍人才“一站式”服務窗口,推動工作許可、居留許可、簽證、永居等事項“一站式”辦理。

  2024年本市還將推動大型商圈、旅遊景區、文娛場所、酒店住宿等重點場所支援移動支付、銀行卡、現金等多樣化支付方式,更好地保障外籍人士和普通市民的支付選擇權。

  宜居城市建設方面,2024年將著力提高“七站兩場”接駁換乘便利性,探索在重點火車站提供辦理大興機場乘機手續和行李托運等服務,便利旅客辦理空鐵聯運換乘;試點推行首都博物館等20個博物館延時開放,推動完善餐飲、寄存、文創等配套服務設施;在核心區旅遊景區設置限時落客區,在遠郊旅遊景點加強周邊停車設施供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