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武廊”鄉村文化旅遊節啟幕 武清津溪桃花深處有文章

日期:2024-04-14 11:17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遊客身著古裝,陶醉於津溪桃源的桃花美景中。

遊客身著古裝,陶醉於津溪桃源的桃花美景中。

  美麗京津冀

  網紅打卡地

  最美人間四月天。天津武清區汊沽港鎮的津溪桃源景區,3000畝桃花競相綻放,宛如天邊絢爛的雲霞。花香瀰漫在空中,甜而不膩,清而醉人。4月12日,以“花漾‘通武廊’桃韻滿津溪”為主題的第三屆“通武廊”鄉村文化旅遊節暨第八屆津溪桃花文化節在此歡樂開場。

  開幕式上,通州京東大鼓、武清鼓舞、廊坊嗩吶表演精彩紛呈,“通武廊”簽訂了三方合作備忘錄,將著力在推動文化傳承發展上善作善成,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在新的春天裏,素有“小京津冀”之稱的通武廊攜手整合農文旅資源,不斷挖掘區域歷史文化內涵,積極打造京津冀網紅打卡地,共同培育出又一朵京津冀交界處文旅協同之花。

  桃花文化和燈光音樂有機結合,“日遊”與“夜遊”輪番上場,爆款遊樂設施與戶外露營地遙相呼應……行走在津溪桃源景區步行街上,通州的玉器、武清的彩色剪紙、廊坊的薛記糕點等非遺展示令人目不暇接,吸引了眾多遊客。當地獨具特色的雙花鐵花秀等百餘場演出,把第三屆“通武廊”鄉村文化旅遊節烘托得熱鬧非凡、津韻十足。

  北京遊客史海超説:“聽説津溪桃花開了,我專門從北京開車來玩,白天可賞桃花美景,晚上能看‘打鐵花’,既能在桃園三結義情景劇中穿越歷史,還能在景區保留的農田裏趕牛耕地、體驗農忙,這份舒適的鄉村田園生活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又逢通武廊在此開展文旅合作,我相信不久的將來,這片永定河邊的十里桃林,一定會成為美麗京津冀的網紅打卡地。”

  津溪桃源景區位於武清區西南部汊沽港鎮,汊沽港原名“茶姑村”,明代建村,當初在永定河套裏,自古有魚米之利。後因村中有甘甜泉水涌出,改名龍泉村。清代乾隆巡視水利,因鳳河在此分叉,改龍泉村為汊沽港,名稱沿用至今。汊沽港鎮自古物産豐饒,民風淳樸,環繞周邊的桃林,每到春天,就把這裡變成桃花的海洋。

  津溪桃源景區依水而建,佔地3000余畝,自2015年開園以來,已多次舉辦了桃花節、文化旅遊節、採摘節等活動。作為武清區重點打造的“桃”文化特色農業園,如今,這裡已成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京津冀地區規模最大的桃園之一、“通武廊”精品旅遊線路的重要節點之一。景區集旅遊觀光與農業文化體驗為一體,每年開展以“惠民、文化、文明”為主題的休閒活動。

  據介紹,目前津溪桃源景區已形成“一季有花,四季有果”的運營模式。溫室大棚一年四季可為遊客提供特色蔬果産品,露天果園及菜園提供各種時令蔬菜及桃、葡萄、杏等時令果品和自製的津溪果酒。本屆津溪桃花文化節將持續至4月21日。

  汊沽港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劉紹貴介紹,為加強“通武廊”三地農旅産業合作交流,我們與北京通州旅遊行業協會、河北省廊坊市文化旅遊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達成了建立健全農旅區域協作機制、實現農旅資訊全面互聯互通、做強做精三地農旅特色品牌的共識。“我們將借此春風,與北京通州、河北廊坊建立長期穩定的文旅合作關係,實現資源共用和優勢互補,攜手讓津溪桃源成為京津冀地區生態遊、鄉村遊、親子遊、康養遊的首選地和嚮往地,助力通武廊文旅協同更上一層樓。”(韓梅)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